對于很多人來說,天然石材或許使用較少,跟瓷磚打交道的比較多。雖然咱們經常用,但還是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。今天,咱們就來聊聊關于瓷磚的質量通病,主要解決瓷磚出現劃痕、空鼓脫落、開裂及有色差等現象的問題。
01 瓷磚出現劃痕 人們每天都會對自己的地面進行清潔打掃,但是到了清潔的時候,地磚上的劃痕盡收眼底。好多人就會把問題歸結為瓷磚的質量問題。 其實瓷磚本身就是經過高溫燒成,耐磨度是非常高的,出現劃痕裂痕大部分時候是鋪貼和人為因素導致。 原因1:切割不當造成的瓷磚裂痕 泥水工如果工藝不夠精湛,手工切割瓷磚時可能會不小心造成瓷磚表面暗裂;暗裂可能在剛開始時并不明顯,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,在水泥收縮、溫度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下才加劇伸縮,出現明顯裂痕。 原因2:人為因素導致的瓷磚問題 硬物直接撞擊、隔壁鄰居裝修砸墻等強烈外界沖擊會導致瓷磚開裂、脫落;被尖銳物刮到、移動桌椅刮傷瓷磚等情況會導致劃痕;后期缺乏保養或者保養不當(用錯清潔劑)可能會導致瓷磚亮度降低…這些情況都是人為導致的瓷磚問題。 02 瓷磚出現空鼓脫落現象 有業主反映:瓷磚鋪貼后在客廳、餐廳以及臥室大面積出現鼓包現象。這批瓷磚是在兩年前鋪設完工的,不過僅僅半年時間就出現了個別的鼓包現象,而通地暖以后整個房屋都出現大面積的鼓包現象。 其實這樣情況下瓷磚空鼓的原因主要是兩個: 首先有可能是鋪貼時水泥標號不達標; 其次,瓷磚本身沒有進行留縫鋪貼,業主如果要裝地暖,那瓷磚必須要留2—3厘米伸縮縫,否則暖氣一來,瓷磚熱脹冷縮,肯定鼓了。 這里也給大家總結了一下瓷磚空鼓、脫落的幾個可能的原因? 原因1:基層抹灰沒做好導致的空鼓脫落 鋪貼瓷磚前,墻地面基層必須處理干凈,確保各類污物被清除;鋪貼工人經驗不足,導致基層抹灰沒有被處理干凈,鋪貼時水泥砂漿的水分會被基層的灰塵等沉積物吸收,粘結質量就會受到影響,最終導致空鼓或是脫落現象。 原因2:水泥砂漿比例不對導致的空鼓脫落 作為瓷磚粘結劑的水泥砂漿,其粘結能力與水泥沙子的配比是否正確有著重要的關系;經驗不足的泥水工如果不能調和出比例正確的砂漿,鋪貼后瓷磚和墻面之間就容易粘結不牢從而出現空鼓脫落。 另外,沙子質量也有關系,質量較差的沙子容易使水泥砂漿的強度變差,最終導致瓷磚空鼓脫落。 原因3:瓷磚未泡水導致的空鼓 一般瓷磚的磚坯都存在孔隙,鋪貼前需要保證讓其“喝飽水”;因瓷磚沒有泡水或者泡水時間不足導致上墻后吸收水泥砂漿水分,從而出現瓷磚空鼓甚至脫落的情況,同樣屬于非質量問題。 原因4:因貼磚不留縫導致的空鼓、崩邊、翹角等 很多時候,瓷磚會出現空鼓、翹角甚至脫落等情況,很可能是因為鋪貼時不留縫的不當操作;鋪貼時不留縫,瓷磚容易因熱脹冷縮作用出現空鼓、起拱,相鄰的瓷磚也可能因相互擠壓而出現崩邊、翹角的情況;無論業主有意識地主動要求無縫鋪貼,或是鋪貼工人不當操作導致瓷磚之間縫隙過小,該操作導致的瓷磚問題責任都不在廠家。 03 瓷磚出現開裂現象 1、瓷磚膠涂刮不均勻導致的瓷磚變形 很多師傅在基層涂抹瓷磚膠時會使用刮刀來回快遞涂刮,拐彎處呈弧度轉彎。這種手法會導致瓷磚膠齒狀不平直、疏密不勻,導致瓷磚膠與瓷磚之間結合面積變小,粘接力變弱,容易掉磚。另外,瓷磚膠較厚的地方就容易引起瓷磚開裂、撬起,瓷磚膠較薄的地方則沒有相應的熱脹冷縮,加劇了瓷磚的變形開裂。 2、距離熱源過近導致的瓷磚開裂 如果瓷磚在鍋爐、熱水器等位置附近,瓷磚容易因為熱源溫度變化發生頻繁的熱脹冷縮,從而出現開裂。 04 瓷磚有色差 瓷磚的色差也是讓很多業主和經銷商頭疼的問題。其實,色差問題主要出現在以下兩種情況。 原因1:不區分色號出現的色差問題 即使是同一款瓷磚,也有可能出現輕微色差;同一型號的瓷磚,不同的出廠批次會有一定的色差,廠家會經過分色將相近顏色的瓷磚分為同一個色號。工人鋪貼時不注意色號,就會導致相鄰瓷磚色差明顯。 另外,有的業主采購瓷磚時沒有計算好數量,導致后期需要重新追加購買,如果沒有注意選擇跟原產品同批號、色號的產品,也有可能出現輕度色差。 原因2:瓷磚未泡水導致的色差 一般瓷磚的磚坯都存在孔隙,鋪貼前需要保證讓其“喝飽水”;泡過水和沒泡水的瓷磚、泡水一次的新磚和泡水兩次的老磚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色差,這種情況導致的色差問題同樣值得注意。